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和旅游產業高速發展,良好的發展局面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旅游大省的云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元的民俗風情,高效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十年來,云南文旅也在發生著多樣性的變化,旅游市場秩序不斷規范,文旅融合不斷深入推進,全域旅游不斷升級,科技賦能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給人們帶來更多新的旅行體驗,文旅行業服務質量的提升給云南文旅帶來了許多贊譽。這十年,是云南文旅人勤奮進取的十年,是值得記錄的十年。在此背景下,文旅頭條新聞網推出“云南文旅這十年”專題報道,聚焦云南文旅這十年的發展,遇見云南文旅在奮進中未來可期的“模樣”!
曲靖,位于云南省東部、珠江之源,這里歷史文化悠久,是云南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孕育了以爨、堂狼、銅商等為主的特色文化,境內山川、江河、湖泊、濕地、溶洞、高山草場等自然形態一應俱全,形成了“長線串珠”的生態美景長廊。
這十年,曲靖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和旅游互融共進
立足地方資源稟賦,曲靖推動文化資源向品牌資源、產業資源、文創資源轉化,文化產業實現健康有序發展。據數據統計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31.24億元(新的統計標準),增加到2020年的37.91億元,增長21.35%;文化市場主體(法人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從2012年的2853戶,增加到2022年的4062戶,增長42.4%;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從2015年的16家,增長到2021年的49家,增長3.06倍。特色文化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刺繡、斑銅、陶瓷等曲靖特色文化產業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園區建設取得突破,建成省級文化產業園區(示范基地)3個。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現有已建(在建)文化和旅游項目21個,計劃總投資860.1億元。
這十年,曲靖豐富旅游業態,全力打造旅游新方向
十年來,曲靖以省級、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引領,統籌抓好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在推動旅游業穩步恢復的同時,加快旅游項目建設、提檔升級步伐,推動曲靖旅游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高水平承辦中國女排超級聯賽、省運會等重大賽事活動,“中心突破、兩翼齊飛、全域聯動”的旅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曲靖已建成4A級景區11個、3A級景區8個,旅游品牌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效。2020年,羅平縣率先成功創建為云南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正在向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邁進。2013年,會澤古城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0年古城街區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會澤文化旅游極具潛力,是會澤的希望產業。此外,麒麟區、馬龍區也積極開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今年6月底通過市級初評,待省級審核驗收,到2022年底,曲靖市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有望達到3個。
這十年,曲靖有序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和智慧景區建設
近年來,曲靖市全力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和智慧景區建設。加快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拓展“一部手機游云南”應用,啟動4A級景區智慧化改造,進一步完善全市及五縣四區一市城市名片要素;按“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進一步加強A級旅游景區預約管理和數據匯集工作,全市16家景區已完成預約管理工作;著力推動待上線的景區對閘機通道、智慧停車場、智慧廁所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深入推進文旅小鎮信息化建設,加快魯布革布依風情小鎮等旅游景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電子閘機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臉識別、全息影像、智能引導等技術應用,實現旅游消費數字化升級;努力拓展社會數字化應用場景,在消費、旅游、交通、住宿、購物等領域積極推廣“刷臉就行”“掃碼亮碼”。截至目前,大部分景區均實現“刷臉就行”工程,全市各景區均100%實現了“掃碼亮碼”手機微信掃碼支付購票,部分景區也可通過“游云南”APP提前預約購票。
這十年,曲靖各族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不斷滿足
曲靖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一大批重大文化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資20.99億元高標準建成了集體育、科教、藝術、休閑于一體的曲靖市文化體育公園,成為曲靖城市發展的一張新名片和亮點。2020年8月,全省“奮斗杯”云南省群眾文藝作品大賽,曲靖入選金獎數全省第一、總成績全省第二。2020年,陸良縣被評為“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1年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目前,曲靖市共有公共圖書館11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12個、美術館2個、鄉鎮文化站138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678個,全部達到省級以上標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完成率達100%。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三下鄉”“文化大篷車·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戲曲進鄉村、“彩云之南等你來—夜間群眾文藝演出活動”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共計7000余場次,曲靖市青少年曲藝故事比賽被表彰為云南省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舞蹈《磨秋情》、曲藝《活捉地頭蛇》、花燈小戲《便民道》等8個節目獲云南省群眾文化“彩云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現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中國傳統村落1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3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 處、省文物保護單位23 處;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項、傳承人1人;有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1項、傳承人41人。
這十年,曲靖文藝創作活躍繁榮、碩果盈枝
10年來,曲靖市創作推出了《大唐公主》《甸甸鳳尾花》《蝌蚪情緣》《千里送鵝毛》《山里》《出山》《梨花依舊》等大型滇劇、5部大型花燈劇,其中滇劇《大唐公主》被文化部選調參加慶祝“十八大”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展演獎,其他劇目也獲得優異成績;版畫《魚》《小平您好》分別獲全國優秀小版畫獎和版畫精品藝術展優秀獎,31幅美術作品入選國家級展覽,舉辦國家級展覽8次,共展出作品1467件,《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版畫創作研究培訓班》獲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資助項目立項;打造了曲靖市農村文藝匯演、新?。ü潱┠空寡荨?ldquo;杜鵑花”藝術人才獎等文藝活動品牌。全市加入國家級文藝家協會會員人數從2012年的91名,增加到2022年的145名,增長59%;加入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人數從2012年的501名,增加到2022年的813名,增長62%。
當前,曲靖正按照“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游發展要求,搶抓后疫情時代旅游高質量發展契機,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山水田園為基底、以生態氣候為依托,以康養休閑、高原體育、高原農旅為特色,圍繞“珠江源”旅游品牌,大力實施“中心突破、兩翼齊飛、全域聯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好“中部現代康養旅游區、南部休閑觀光旅游區、北部歷史文化旅游區”三篇文章,把曲靖建成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川渝黔及滇中地區的優秀旅游休閑康養目的地。
未來,曲靖文旅將緊緊圍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全域旅游為引領、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宣傳引流為突破,實施“中心突破、兩翼齊飛、全域聯動”戰略,用“高”的品質打造舒適的旅游體驗,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謀劃實施一大批重點文旅項目,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道路通達條件、完善智慧景區建設,推動旅游產業全域融合發展,為曲靖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博物館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