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縣博物館新館開館在即,為充分展示扶風縣博物館文化內涵,增強博物館文化軟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促進博物館整體形象建設,提升公眾辨識度和社會認知度,現向社會公開征集扶風縣博物館(新館)館標設計方案,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扶風縣博物館(新館)簡介
扶風縣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一萬余件,藏品時代跨度大、門類齊全,有青銅、陶、瓷、金、銀、玉、石、骨、雜等,其中以西周青銅器稱最。新館基本陳列將圍繞主題《物華天寶--扶風縣歷史文化展》(暫定)分五大專題展示:美陽藏珍——西周青銅器展、鏡鑒千秋——歷代銅鏡展、匠心雅藝——古代雕塑藝術展、金石其壽——扶風出土歷代碑刻志石展、泉布窺微——館藏歷代錢幣展。
扶風縣博物館(新館)位于扶風文化藝術中心,西臨美陽大道,
博物館設計占地面積約7542 ㎡。新館設計理念以西周文化為準,博物館入口,設計如同書本翻開的旋轉豎向遮陽板,上面篆刻《扶風歌》《周禮》等文字,讓入口長廊形成進入博物館的文化儀式空間。立面設計以扶風青銅器紋理元素為肌理符號,貫徹地域文化理念,打造具有獨特扶風符號的地域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前場設計了草坡廣場空間,文化與趣味,融為一體。
博物館立面設計上,采用了代表扶風文化特色的青銅器紋理,作為基礎的紋路,形成獨特的扶風文化符號;建筑的外立面主材料,采用橫向拉絲的混凝土材料,如同歷史的層巖自然紋理,寓意著歷史的沉淀感與厚重感。
征集對象 省內外藝術設計愛好者、各大院校設計專業的師生、社會上獨立設計師、專業設計機構,以個人或團隊名義參賽均可。
征集內容
館標設計方案包含:1. 館標Logo設計須有彩色稿和黑白稿,需注明標準色、標準字及圖形和文字的組合方式,要有設計和創意的詳細文字說明。2. 館標Logo應包含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和圖形三元素,可以圖形為主,或圖文結合,三者有機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館標,中文、英文名稱如下:中文名稱:扶風縣博物館(字體采用扶風縣博物館木吊牌字體)英文名稱:Fufeng County Museum(大寫或小寫均可)3.館標衍生應用設計(選2~3個進行應用):可在信封信紙、便箋、名片、工作證、請柬、文件夾、筆記本、手提袋等衍生產品上任選2~3個進行應用,展示館標衍生應用效果。
設計要求 1.主題突出,設計作品要體現扶風縣博物館的地域文化特色、歷史內涵及城市精神,簡介鮮明、寓意貼切、辨識度高。2.創意獨特,構圖新穎、簡潔、醒目,端莊大方,具有較強的視覺感染力,達到“見標識即知扶風縣博物館”的效果。3.通用性強,能以不同比例尺寸清晰顯示,需考慮館標在建筑外立面上懸掛或銘刻的可實施性,并兼顧博物館有關的視覺標識體系、網站及其相關標牌、印刷品、影視資料、服裝、紀念品等外沿載體宣傳使用。
投稿要求 1.投稿作品需同時提交電子和紙質兩種設計稿,包括中英文標準字體、標準色及相關衍生應用效果圖。2.基礎設計及應用設計體現在一張設計稿中,應用部分可自由排版。3.館標的使用組合中要有單獨使用的效果和與中英文標準字組合的效果。4.電子稿提交需為JPG格式,顏色為RGB模式。文件大小在5MB以內。投稿者應保留高精度的設計原圖(如AI、CDR、PSD等格式,圖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以便入選后憑設計原圖領取獎金。5.紙質稿設計圖案規格統一為10cm×10cm , 以A4紙繪制或打印,請填充顏色,并注明標準色。 6.所有投稿作品需保證原創性,不得抄襲與雷同,若涉及侵權行為由投稿者承擔一切后果。7.中選方案設計者應積極配合扶風縣博物館完善方案,并提供設計作品的完整方案,包括各種矢量圖形源文件和所用到的字體以及應用展示圖等。其著作權(所有權、使用權、修改權、組合權、傳播權等)均屬于扶風縣博物館。創作者不得再在其他任何地方發表、使用。
投稿辦法
1.征集時間征集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24:00。2.作品遞交電子稿統一發送指定郵箱:ffxbwg@163.com,郵件主題請注明“扶風縣博物館館標征集+姓名+聯系電話”。紙質稿統一郵寄地址:扶風縣老區東大街005號,扶風縣博物館辦公室(收),郵編:722299。在信封左上角注明“館標征集稿件”字樣。3.聯系人:王福斌聯系電話:0917-52117664.作品評選自征集公告結束起一個月以內,扶風縣博物館將組織專業人士對投稿作品進行初評和終選,最終采用結果將以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參賽者。
獎項設置
采用獎:獎金5000.00元。特別說明:1、以上獎金為稅前,由參賽者自行交納稅費,開具稅務發票。2、以單位或團體參賽的,獎金將直接支付給相關單位或團體,并由所推舉的代表人或權益人代為接收。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