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蘇州吳文化博物館一盞銀槎登舞臺

來源: 發表日期:2022-10-11 496人已讀
“我對此圖重嘆息,匠心獨造驚風雷。”國慶假期,在蘇州市吳文化博物館演繹社內,一部原創國寶新戲《尋槎記》(暫定名)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中,社員們根據劇本一遍又一遍打磨臺詞、動作、神態。江南時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年輕人并非專業演員出身,而是一群歷史與文博的愛好者。
 

吳文化博物館宣傳主管李爽向記者介紹,《尋槎記》的靈感,來自于吳文化博物館館藏國寶文物——元代朱碧山造銀槎杯,整體呈槎(木筏)形,一老人身著寬袖長袍,背靠槎尾而坐,仰首束發,長須髯髯,神態怡然,雙目注視遠方,作乘槎凌波之狀。整器設計精巧,工藝高超,鏨刻精細,是流傳至今的罕見珍品,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件珍品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鑄銀工匠朱碧山,字華玉,元嘉興路嘉興縣人。他是制造槎杯的能工巧匠,所鑄的蝦杯、人物杯等酒器具形象生動、技藝精湛,具有極高的工藝價值,引發當時名流之士的追捧。如今,朱碧山的作品被故宮博物院、美國克里夫蘭博物館等珍藏。

“我們的新戲設置了朱碧山和書生兩個人物,希望能通過這個故事,表現人們在追求理想和實現人生意義過程中的堅持、抗爭與和解,以及對吳地匠人高超技藝和創作靈感的合理想象。”李爽表示,從《尋槎記》的節目編排到演出,演繹社的社員們全程擔任主創,他們在創作中對文物、對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激發靈感。
 

2021年6月,吳文化博物館演繹社正式成立。作為一個公益性社團,演繹社面向社會公開發出“邀請函”,吸引了一批來自社會各界的文博愛好者參與。演繹社社員會根據博物館的文物和展覽,定期排練劇目,并在館內外開展演出和工作坊等活動。“以前都是在舞臺下當觀眾,沒想到自己也能有機會上臺成為主角!”一位社員笑著表示,平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會為演繹社提供指導,還會邀請專業的老師前來交流,“他們不會對我們限制過多,而是讓我們自由發揮創造力、想象力和表現力。”

李爽介紹,《尋槎記》由演繹社全體社員共同編創和演繹,將在10月正式與觀眾見面。“希望能通過這部戲劇為觀眾呈現對吳地國寶的另一種解讀,將中國匠人高超的技藝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吳文化博物館演繹社正在發展壯大,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共同領略中華國寶的魅力。”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全國熱線電話

020-84317499

關注德科裝飾公眾號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博物館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